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专升本)《政治》复习考试大纲
总 要 求
1、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2.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要问题。
3.对于违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错误观点、错误思想能够识别,并给予适当的分析批判。
复 习 考 试 内 容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求]
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等基本概念,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根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切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
3.哲学的主要派别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根源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二、物质和意识
[要求]
了解物质、意识、运动、时间、空间等基本概念。理解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
3.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4.意识与人工智能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要求]
了解联系、发展、矛盾、规律等基本概念。理解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主要内容以及唯物辩证法诸范畴及其辩证关系。能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1.世界的普遍联系
2.世界的永恒发展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规律及其特点
2.对立统一规律
3.质量互变规律
4.否定之否定规律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现象与本质
2.形式与内容
3.原因与结果
4.必然性与偶然性
5.可能性与现实性
四、实践和认识
[要求]
了解实践与认识、主体与客体、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基本概念。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征、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以及认识的辩证发展过陧。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真理观,批判错误的真理观。
(一)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二)认识及其辩证发展过程
1.认识及其本质
2.认识的辩证运动
3.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三)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1.真理及其客观性
2.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真理发展的规律
五、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要求]
了解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经济、政治、文化、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等基本概念。理解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掌握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基本原理,学会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及其根源
3.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二)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
1.社会是个有机体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三)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1.经济、政治、文化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六、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主体的作用
[要求]
了解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历史人物等基本概念。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及社会发展规律性与人的活动的能动性的关系,掌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原理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二)社会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1.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能动性是统一的
2.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3.个人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七、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要求]
了解社会形态、人的本质、社会进步等基本概念。理解人的价值、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等内容。掌握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趋势及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社会形态及其演化
2.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3.社会进步及其标准
(二)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1.人性与人的本质
2.人的价值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社会
1.自由王国与必然王国
2.人的全面发展
3.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实践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概论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要求]
了解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准确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和科学体系;深刻理解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正确评价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及特点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和科学体系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三)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对毛泽东的科学评价
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3.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要求]
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人手,了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必然性,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重点掌握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领导权、动力、特性、前途等一系列理论观点;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一)近代中国社会和民族民主革命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
3.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性和前途
(三)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要求]
充分认识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特点、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了解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实践;着重掌握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若干基本观点;深刻理解革命新道路理论的重大意义。
(一)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1.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2.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要点
1.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要点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意义
(三)人民军队的建设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1.人民军队的建设
2.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四、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思想
[要求]
认识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个主要法宝”之一。充分认识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了解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内容和特点;理解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历史经验。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
1.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
2.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
3.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4。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实践
(二)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经验
1.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2.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
3.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
五、关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理论
[要求]
在中国,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项伟大的工程。认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的密切关系,及党的建设面临的有利条件和特殊困难;掌握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在夺取政权过程中和执政后,加强自身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重点理解从思想上建党,以及注重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观点和历史经验。
(一)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
1.党的建设的有利条件和特殊困难
2.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的关系
(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基本内容
1.党的思想建设
2.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三)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
1.执政党建设问题的提出
2.对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探索
六、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要求]
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必要性和条件;掌握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和特点,理解这条总路线反映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然性;掌握党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要点;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1.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二)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
1.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七、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要求]
了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背景及其若干重大理论的探索成果;掌握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取得的理论成果;正确评价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意义和历史局限。
(一)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
1.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3.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现代化发展战略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1.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
3.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的指导方针
(三)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意义和历史局限
1.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意义
2.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局限
第三部分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要求]
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理解和掌握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
4.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要求]
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
3.国情与党情的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核心和本质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三、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要求]
了解社会主义本质论对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意义,理解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掌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一)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3.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特点
4.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对实践的重大指导意义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发展是硬道理
3.“三个有利于”标准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要求]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形成,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长期性、基本特征、主要矛盾和党的基本路线,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纲领,特别强调经济建设是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中心。
(一)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2.经济建设是全党和全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3.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4.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基本纲领的内容
2.基本纲领的意义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五、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要求]
了解选择正确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掌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目标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
2.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
(二)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
2.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要求]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历史必然性;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以及邓小平关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思想。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3.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4.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背景和实践依据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框架
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任务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他分配方式
3.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4.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要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保证。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了解加强法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性。
(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保证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2.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3.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要求]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基本内容和根本任务。
(一)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2.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的要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
3.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文化传统,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九、我国的外交战略和对外开放
[要求]
了解我国的对外开放及其格局,理解和掌握邓小平对当今国际形势的新判断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和目标。
(一)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
1.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3.世界正朝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4.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三)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3.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
4.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十、“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要求]
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理解“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政策,掌握“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一)“一国两制”构想
1.“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2.“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3.“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
1.香港、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胜利
2.以“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要求]
了解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理解并掌握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
1.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
2.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形成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三)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1.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要求
2.力口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3.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
第四部分 时 事
了解上一年7月1日至当年6月30日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例如,2008年考2007年7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
考 试 形 式 及 试 卷 结 构
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试卷内容比例: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 约28%
毛泽东思想概论 约28%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约37%
时事 约7%
试卷题型比例:
选择题 约53%
辨析题 约13%
简答题 约20%
论述题 约14%
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 约30%
中等难度题 约50%
较难题 约20%
获取方案 OR
点我咨询
点我关注
点我加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隐私条款》
个人信息授权与保护声明
关闭
鉴于网络的特性,本网站将无可避免地与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互动关系,故特此说明本网站对用户个人信息所采取的收集、使用和保护政策,请您务必仔细阅读:
信息收集范围
我们根据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仅收集为您提供服务所必要的信息。包括:
1、您在使用我们服务时主动提供的信息
(1)您在网站上报名填写的姓名、电话、住址、微信/QQ、备注等信息,包括辅导报名、等网站所有可填写的页面及板块。
(2)您通过电话咨询方式提供的姓名、电话、住址、微信/QQ、备注等信息。
(3)您在使用网上咨询服务所提供的姓名、电话、住址、微信/QQ、备注等信息。
(4)您参与我们线上活动时填写的调查问卷中可能包含您的姓名、电话、地址等信息。
我们的部分服务可能需要您提供特定的个人敏感信息来实现特定功能。
若您选择不提供该类信息,则可能无法正常使用服务中的特定功能,但不影响您使用服务中的其他功能。
若您主动提供您的个人敏感信息,即表示您同意我们按本政策所述目的和方式来处理您的个人敏感信息。
本次报名数据服务由本网站提供,本网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不一致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报名结果以最终辅导报名系统为准。
信息使用用途
我们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及与用户的约定,将收集的信息用于以下用途。若我们超出以下用途使用您的信息,我们将再次向您进行说明,并征得您的同意。
1、通过微信、电话形式建立沟通,向您提供学历咨询服务。
2、满足您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学历途径规划、学历评估等。
3、项目开发和服务优化。例如,通过您的咨询问题及服务过程中您的建议等,优化我们的服务。
4、向您推荐您可能感兴趣的学校、资讯等。
5、学校推荐。例如,我们会根据您的具体要求以您所具备的条件向您推荐合适的院校。
为了让您有更好的体验、改善我们的服务或经您同意的其他用途,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我们可能将通过某些服务所收集的信息用于我们的其他服务。例如,将您在使用我们某项服务时的信息,用于另一项服务中向您展示个性化的内容或广告、用于用户研究分析与统计等服务。
信息保护
我们仅在本《隐私政策》所述目的所必需的期间和法律法规要求的时限内保留您的个人信息。
本网站将对您所提供的资料进行严格的管理及保护,本网站将使用相应的技术,防止您的个人资料丢失、被盗用或遭篡改。
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本网站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之任何披露,本网站均得免责。
由于您将用户密码告知他人或与他人共享注册帐户,由此导致的任何个人资料泄露。任何由于计算机问题、黑客政击、计算机病毒侵入或发作、因政府管制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之不可抗力而造成的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篡改情况时本网站亦毋需承担任何责任。
未成年人保护
本网站将建立和维持一合理的程序,以保护未成年人个人资料的保密性及安全性。本网站郑重声明:任何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参加网上活动应事先得到家长或其法定监护人的可经查证的同意。若您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当您对您所监护的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有相关疑问时,请通过与我们联系。
适用范围
我们的所有服务均适用本政策。但某些服务有其特定的隐私指引/声明,该特定隐私指引/声明更具体地说明我们在该服务中如何处理您的信息。如本政策与特定服务的隐私指引/声明有不一致之处,请以该特定隐私指引/声明为准。
您必须完全同意以上协议才能使用本网站的在线报名服务。